近日,做爱自拍
遗传学与细胞生物学系王征教授在《Apoptosis》(IF=8.1,中科院2区)发表题目为“Aspirin-Inspired 6-O-Carboxymethyl-N-Acetylglucosamine: A potent antitumor agent with enhanced efficacy” 的研究论文(doi: 10.1007/s11999-009-1069-2)。2022级遗传学硕士研究生乔梓文和2024级生物学博士研究生张光敏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,王征教授、主管技师张翔雁、研究员王岱杰共同担任通讯作者,做爱自拍
为第一作者单位。该研究受到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(ZR2022ZD21)、山东省泰山学者计划(TS20190931)以及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科教产融合创新试点项目(2024ZDZX14)的资助。
阿司匹林因具有抗炎和心脏保护作用而广为人知,它也显示出了作为癌症治疗药物的潜力。然而,其严重的不良反应阻碍了它的临床应用。本研究探讨了6-O-羧甲基-N-乙酰葡萄糖胺(CM-NAG),它是N-乙酰葡萄糖胺的一种新型衍生物,旨在模拟阿司匹林的结构和功能特性。CM-NAG能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的活力。在结直肠癌细胞中,与阿司匹林相比,CM-NAG能更有效地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,并诱导细胞凋亡。从机制上讲,CM-NAG上调了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2(PCK2)的表达,PCK2是结直肠癌细胞糖异生的关键调节因子。在异种移植模型中,CM-NAG减小了肿瘤大小并改善了组织病理学结果,同时在主要器官中未显示出明显毒性。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,结直肠癌组织中PCK2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。临床分析表明,结直肠癌组织中PCK2的高表达与更好的无病生存期相关,这表明PCK2是一个有前景的治疗靶点。这些发现表明,与阿司匹林相比,CM-NAG可能是一种疗效更好、安全性更高的新一代抗肿瘤药物,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。
